跳到主要内容
返回


不一樣的亞洲系列的最新文章會剖析香港、印尼、馬來西亞和台灣的家庭結構轉變,並涵蓋另一個息息相關的議題 — 家庭支援對晚年保障所扮演的角色,尤其是收入和關懷支援方面。文章內容由宏利投資管理與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聯手編製。1

下載報告內容

 

家庭結構分散

性別和家庭這兩個因素,對於塑造個人於不同人生階段的經驗和行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過去數十年,家庭的概念出現重大轉變。出生率自1960年代起持續下降,主要由於女性的教育水平和身體自主權提高,推動她們積極尋求因而增加的工作機會。此外,越來越多人推遲結婚和組織家庭的計劃。 

多世代家庭曾經是亞洲常見的生活模式,但隨著每個世代有更多條件選擇獨立生活,這個情況現時無以為繼。與此同時,年輕一輩為了追求較佳的經濟回報,往往需要離鄉別井,遷移到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毫無疑問,這導致年長世代一直以來於晚年依靠家庭支援的情況變得困難,並隨著年輕一輩日漸年長而變得更為複雜。 

從多個層面來看,由一父一母及最少一子/女所組成的「傳統」核心家庭已不再是唯一選項,以單親或單一監護人甚至同性雙親/監護人組成的非傳統家庭日益普遍。離婚率上升導致「混合」家庭(家庭成員包括與前配偶所生的子女)更為常見。

家庭的概念已經轉變,因此看待家庭支援的角度以及對家庭支援的依賴亦須隨之改變。我們在過去的文章指出,不應就亞太區的情況作單一的解讀。縱使亞洲的人口結構趨勢可能普遍一致,但影響因素各有不同,取決於個別國家或市場的出生率或人口目標。人口結構的挑戰已促使政府針對提高出生率和鼓勵生育推出多項政策和干預措施,然而,本文將提出其他關鍵議題,例如:

  • 應如何理解和應對家庭結構的複雜之處?

  • 家庭動態改變如何影響未來老年人口的退休準備情況和生活品質?

  • 亞洲區內應關注哪些議題和和抱持怎樣的思維,以配合亞洲人對家庭持有的典型價值觀?

就如前兩篇不一樣的亞洲觀點文章,我們在香港、印尼、馬來西亞和台灣四個選定的市場,蒐集對家庭結構具重大意義的數據和專屬研究結果 ,以了解家庭生活的結構轉變對現今和未來退休保障的影響,尤其是為長者提供的財務和功能性支援。

 

 

何謂家庭結構?考慮的層面不只有一個。

家庭結構逐漸轉變,而其影響一直甚為複雜。此外,不同市場的家庭支援可能出現顯著分歧,故必須考慮特定的社會和文化背景。在本文中,我們將按以下層面分析四個市場的家庭轉變:

  • 橫向:確立過去數十年戶口規模如何轉變

  • 縱向:分析家庭戶口的目前世代和居住安排

我們選擇按上述層面(住戶規模和居住安排)進行分析的原因,是「家庭」和「戶口」的概念重疊。

四個市場的家庭規模有何轉變? 

在過去20年,四個亞洲市場的平均家庭規模(橫向層面)逐步縮小,但印尼的步伐較慢3 : 

  • 香港方面,家庭住戶的平均規模從2000年的3.3人跌至2021年的2.7人。4

  • 台灣方面,家庭住戶的平均規模從2000年的3.3人跌至2020年的2.8人。5

  • 馬來西亞方面,家庭住戶的平均規模從2000年的4.6人跌至2020年的3.8人。6

  • 印尼方面,家庭住戶的平均規模從2000年的3.9人升至2005-2009年的4.0人,繼而回落至2010-2019年的3.9人(可供參考的最新數據)。7

根據我們觀察所得,家庭規模縮小在大部份所觀察的市場屬常見趨勢。居住安排又如何? 

 

 

最普遍的長者居住安排有哪些?

圖1概述全球不同主要市場之間的居住安排比較。對比歐洲和北美洲的已發展市場,不論家庭規模縮小的情況如何,與成年子女同住(因而有更多共享財政支援)仍然是亞洲長者居住安排的主流。值得注意的是,亞洲也是全球獨居長者比例最低的地區。 

居住安排(部份文獻也稱為同住)通常被視為可反映家庭社會支援的提供/機制,尤其是主要由家人親自提供的功能或情緒支援。     

 

圖1:年齡介乎60至79歲及80歲以上的男女分佈(百分比),按家庭居住安排類別劃分,2010年或以後

資料來源: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2017年)。「長者居住安排:經擴大國際數據集的報告(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ersons: A Report on an Expanded International Dataset)」(ST/ESA/SER.A/407)。個別國家的最新數據可於此處查閱:家庭規模與組成,2022年;長者居住安排,2022年
資料來源: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2017年)。「長者居住安排:經擴大國際數據集的報告(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Persons: A Report on an Expanded International Dataset)」(ST/ESA/SER.A/407)。個別國家的最新數據可於此處查閱:家庭規模與組成,2022年;長者居住安排,2022年

對大部份香港人而言,在退休後於香港維持生活水準不變,似乎頗為困難。此外,香港大多數長者傾向居於住宅多於非住宅(例如,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2016年的數據,醫院、老人院或其他第三方處所佔整體長者住屋少於10%)。

然而,若香港退休人士選擇移居生活成本較低的城市,從而享受生活成本較低的優勢,同時能夠繼續方便利用香港的優質醫療體系,情況會如何?

以下參考例子,有助探討在退休後到低成本地區建立第二居所的方案。下圖表示(以香港為基礎作比較),廣州、深圳、珠海和東莞等大灣區城市的整體生活成本(消費物價,不含租金)比香港為低,幅度介乎20%至40%。租金是主要的差距,據估計,四地租金較香港低60%至80%。由此可見,在上述大灣區城市的退休生活開支要求比香港低很多。

因此,雖然許多人擔憂退休基金不足以支持退休生活品質,但退休後的居住地選擇,對積蓄可應付退休生活多久可帶來重大差別。

大灣區城市的整體生活成本(以香港為基礎作比較)

資料來源:宏利投資管理調查報告;數據來自EIU,截至2022年9月。

跨代間家庭支援及老年保障

資料來源:國家人口及家庭發展局。(2016年)。第五次馬來西亞人口與家庭調查[MPFS-5]的主要結果報告,2014年。馬來西亞。
資料來源:國家人口及家庭發展局。(2016年)。第五次馬來西亞人口與家庭調查[MPFS-5]的主要結果報告,2014年。馬來西亞。

四個市場的挑戰與機遇

  1. 宏利投資管理有幸邀請到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樓瑋群教授參與,並擔任多元亞洲專家意見項目顧問(已收取顧問費用)。

  2. 宏利投資管理委託 NielsonIQ 在 2022 年 8 月 25 日至 9 月 6 日期間對 2,000 名來自香港、台灣、印 尼和馬來西亞,年齡屆乎 20 至 60 歲之間的受訪者(每個市場各 500 名受訪者)以網上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該研究旨在評估受訪者對退休的準備及預期,包括儲蓄和投資,以及他們在計劃退休時考慮的 生活方式和家庭議題。宏利投資管理根據該調查研究結果分別撰寫三篇不一樣的亞洲觀點文章,本篇為第三篇。

  3.  本文數據就我們所知進行核實,但概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完整性、準確性及是否屬最新資訊。
  4. 香港政府統計處:政府統計處:表5: 家庭住戶統計數字(censtatd.gov.hk)
  5. 台灣主計總處,數據來自https://www.stat.gov.tw/public/Data/1112144316VT5YTOVB.pdf

  6. Khazanah Research Institute,2018年;2018年家庭狀況:不同現實情況。吉隆坡:Khazanah Research Institute。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來自馬來西亞國家統計局網站

  7. 2000-2015年數據來自 https://www.bps.go.id/dynamictable/2015/09/07/849/rata-rata-banyaknya-anggota-rumah-tangga-menurut-provinsi-2000-2015.html

  8. 2019年數據引用自印尼中央統計局(2020年)。2020年印尼統計年刊第93頁,此數據亦可見於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2022年)Database on Household Size and Composition 2022. UN DESA/POP/2022/DC/NO. 8.香港:香港政府統計處,2016年,可供參考的最新數據。台灣:2020年普查,可供參考的最新數據。馬來西亞:第五次人口與家庭壽命調查,2014年,可供參考的最新數據。印尼: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2019年。

  9. Parental Repayment Hypothesis in Intergenerational Financial Transfers from Adult Children to Elderly Parents: Evidence from Hong Kong: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Vol 34, No 9 (tandf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