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4
內容重點
全球央行透過調整短期利率來調節經濟,就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等主要央行而言,實際通膨率是其決定升息降息的重要參考指標。
理論上,在通膨持續高漲或經濟過熱的時候,央行會宣布升息,民眾傾向增加儲蓄,減少消費;礙於借貸成本上升,企業則傾向於減緩業務擴張,以此為過熱的經濟降溫,導致通膨回降。過去一年,部份新興及亞洲市場陸續升息以抑制通膨,包括俄羅斯、巴西、南韓、紐西蘭等。
但另一方面,通膨升溫至多年高點的美國,則相對較晚升息,亦即央行的利率政策未必與通膨狀況立即同步。
此外,央行利率與銀行存款利率的變動,未必有直接關係。在利率市場化的經濟體系而言,銀行決定是否跟隨央行利率調整存款利率,會考慮多項因素,包括銀行本身的存貸比率及資金成本、同業競爭程度、與存戶的關係(如高資產客戶可享特別利率水準)等。亦即,央行調整利率,銀行亦未必即時同步作出相應調整,對存戶有一定的影響。
央行升息降息的舉動,不單會影響經濟,亦對投資市場或投資工具的回報帶來變化。影響較大的通常是與利率掛鈎的資產,例如債券。以政府債券為例,當利率上升,短期債券殖利率通常會明顯上升。
南韓就是一個例子。由於當地經濟復甦持續、通膨上升、家庭債務增加及房價上升,南韓央行於2021年8月宣佈升息一碼至0.75%,為2018年11月以來的首次升息。因此,南韓成為新冠疫情下首個升息的亞洲主要經濟體。此後,南韓央行於去年11月及今年1月、4月分別再升息共三碼至1. 5%,並表示將進一步縮減刺激措施,以避免資產泡沫及通膨升溫。自首次升息後,南韓短期國債殖利率維持上升格局。
相比短債利率,長債利率則不為央行利率所動,並同時受多項因素左右,當中以市場對未來通膨預期一項最為關鍵。其他因素包括發債機構的信貸評級改變、債券供需、違約風險、中長期經濟增長預測等。也就是說,單一事件或因素未必同時對短債及長債造成影響,即使有,兩者變化的幅度甚至走向可能出現差異。
存款利率與債券殖利率兩者的相互影響難以判定,但將通膨率這因素一併考慮,將可了解各資產類別的資金流向。如存款利率跟通膨率的差距愈大(即通膨率上升,而存款利率未有變化或同步上升),意味著實質利率下跌,甚至出現負數(即通膨率大於存款利率),即民眾的購買力持續縮水。此時,對於只能接受投資於無風險資產的一群,除了按兵不動,另一項選擇可以考慮高信評的政府債券。部份願意承擔較高風險的投資人,或有較大誘因將資金轉投其他潛在回報較高的資產,如公司債券。
事實上,通膨上升對現有投資者的投資配置亦有影響,包括債券投資者。這是由於升息的預期升溫,他們傾向尋求回報率更高的資產,對債券的需求減少,導致債券價格下跌及殖利率上升,情況就如上文所述的美國公債一樣。資金可能會轉投其他高息資產。即使投資者繼續選擇債券,亦會考慮回報與通膨連結的債券(如通膨連動債)或非投資等級債券。
在通膨處於上升周期、存款利率未跟著上升的當下,作風保守、選擇只作以存款為理財管道的投資者,首當其衝受到影響。要因應通膨侵蝕現金購買力,可考慮根據風險承受能力及理財目標進行投資,為未來提早準備。
聯準會開始放寬政策:優質美國信貸的潛在利多因素
市場的等待已經結束,美國已展開降息周期。在美國公債殖利率保持穩定或下跌的環境下,美國投資等級固定收益資產將普遍受到支持:我們的分析顯示,在聯準會降息後,美國投資等級信貸及特別股歷來都表現不錯。我們繼續看好這些資產類別,因其為尋求潛在吸引回報的固定收益投資者,提供了獨特投資機會。
聯準會的利率決策:並不令人十分意外,但未來的降息步伐如何?
美國聯準會9月18日大幅度降息 — 下調政策利率兩碼,展開市場期待已久的貨幣寬鬆週期,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降至4.75%至5%。雖然許多聯準會預測機構的基本情況預測都沒有正式反映本次的降息幅度,但這亦非令人「十分意外」的決定。在本文中,宏利投資管理宏觀經濟策略部環球主管Alex Grassino分享他對聯準會利率決策結果的觀點。
掌握新興市場的新星 擁抱前緣市場債的多元機會
自年初以來,貨幣政策預期急劇逆轉;由於通膨出乎意料居高不下,市場預期的降息次數隨之減少。我們仍然看好美國優質的中期固定收益,相信可為投資者提供具吸引力的投資機會,本文將分析原因。